因為備課的關係,我查了一下著名的「畢馬龍效應」 (Pygmalion effect)。這個研究是說當老師被告知某些學生很有潛力時(事實上所謂具潛力學生是被研究者隨機亂挑出來的,並不是真的特別有潛力),這些學生後來的智力表現真的比其它學生好;研究者因此認為老師會在無意識間對那些(他以為,實際上不見得)具潛力的學生給予更多關注。這個研究後來引發了一些後續研究(如自證預言)。「畢馬龍效應」 在心理學教科書中被視為經典,各種心理學教科書,像是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乃至於組織心理學等等,幾乎本本都會提到它。
然而,根據維基百科引用Good 等人 (1974) 的文獻提到,這研究無法被複製("A major limitation of this experiment was its inability to be replicated well...Most studies using product measures found no expectancy advantage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而且即使真的觀察到「畢馬龍效應」 ,這個效果很可能是來自老師覺察了實驗的目的,因而作出了配合實驗者期望的反應( "because the teachers were aware of the nature of the experiment.")
心理學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科學(如果它能稱為科學的話),只要是炫的東西,心理學家就把它當作真的,然後放在教科書中當作金科玉律,並且教給學生、傳播給普羅大眾。教科書是一個學科最重要的文獻,它如同聖經之於基督教、可蘭經之於回教。然而大多數在心理學教科書中被當作真理的知識,可能只來自於一次的研究成果、只用了幾十個人作研究,就被當作可靠的知識了。它們其實從來沒有被重覆驗證(replicate)過,甚或已經有人指出這些研究無法重覆驗證了,這些知識還是一直被放在教科書中傳遞下去。對心理學家來說,似乎講出一個精彩的故事,比講出一個真實的故事還重要;心理學就作為小說(說得精采)而言是相當成功的,就作為科學(發現真實)而言是非常失敗的。
我想心理學家有一種強烈的心態。他們以為:只要持續地告訴學生、也告訴自己,某個研究結果是真的,就算這研究其實是假的,最後會也變成真的。這可以稱之為一種心理學家的「畢馬龍效應」 ,或者,如果你是本土心理學的擁護者的話,你可以稱之為心理學家的「三人成虎」效應。
到銘傳任教後,有一件事讓我比以前快樂很多;銘傳心理系只要求我教研究方法,沒有要求我教任何「內容」性的科目。回首自己教內容性知識的歲月,那真是掙扎而痛苦的日子;我心裡明白心理學教科書所寫的大多數知識都不可靠,但是我還是得把它們暫且當作是真的去教學生,這中間沒有太多選擇,否則.....沒有東西可以教。
那麼為什麼不先把這些知識教給學生,講完之後補充說明剛才說的研究、理論可能不可靠呢?嗯,這是個好作法,問題是接下來你會發現:你必須一直重覆這個補充說明,因為你教的每個知識......都不可靠。
ps.我很驚訝地發現「畢馬龍效應」的作者原來是Robert Rosenthal,他同時也是提出心理學研究因為不顯著就無法發表的「檔案抽屜效應」(File Drawer Problem)的著名學者,而且後來他一直很強調重覆驗的重要性。從「畢馬龍效應」到「檔案抽屜效應」,再到關注重覆驗證,我對這歷程有種熟悉感。Robert Rosenthal是不是也在年輕時經歷了不顯著就無法發表的矛盾,然後才轉而致力於檢討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於是,我感覺看見了西方版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