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曙光

我唸博士時,論文結果不顯著,使得我幾乎無法畢業;經過了許多奮鬥才取得博士學位。那是我第一次感覺到:「顯著才有貢獻、顯著才能得到好處」這種運作機制,對發現真理會是很大的威脅。但當時我並不知道,這威脅有多麼巨大。
取得博士學位後,有四、五年的時間,我從事某個叫作TMT的理論研究,這才親身體驗到,這個威脅所造成的結果有多麼慘烈。原來過去奉為圭臬的期刊上,遍佈著華麗顯著卻不真實的甜言蜜語。
一個發現並且相信期刊上的研究成果不可信的社會科學家是悲慘的。
就如同一個數學家發現原來1+1=2是騙人的,他無法再往下進行公式推導;當我發現過去的研究成果不可信時,也就很難往下進行假設的推導和驗證。我變得不知道該怎麼繼續作研究了。自此我像是一個遊魂,遊盪在繼續學術生涯或揚棄學術生涯的無間道中。
我接下來該怎麼辦呢?這是我這幾年最常想的問題。
我想過換研究主題,但很快就發現,期刊上的東西不可信,是一個普遍現象,TMT不是特例,它只是比較「成功」而已。
我也想過換領域,做統計的研究,數學總不會騙人吧。但計量畢竟不是我的老本行;我的能力,教統計有餘,作統計研究不足。再者,心理計量學家有其獨特的審美觀,他們覺得有價值的研究,常常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數學遊戲;極其優雅,但對心理學的進展卻未必能有實質幫助。
在私立大學平常忙於教學服務工作,這些問題也就擱在一旁。最近我又開始作實驗了;作實驗的過程中,這些潛沈問題又再次浮了上來。
在現有文獻不可信的情況下,如何進行推導和研究設計?
在充斥發表偏誤的廣大文獻中,有什麼東西是可以相信的?
我像一個學術的遊魂,在追求真理的無間道中徘迴,置身於一片黑暗之中思考。然後,我想通了一些事;在遠方,看到了一絲曙光。

2015年5月13日 星期三

傻瓜也會作簡報

(摘自《傻瓜也會寫論文(量化+質化增訂版)社會科學學位論文寫作指南》)

我要畢業!從產生題目到寫完論文

72折優惠碼:「BOOK72


以下是論文口試(以及適用於各種課堂報告)時的簡報注意事項:
一、    「對比」非常重要。簡而言之,就是深色字搭配淺色背景,或是淺色字搭配深色背景。這原則再簡單不過,但我還是常常在課堂或口試時看到訊息不清晰的簡報。原因在於:投影的效果遠比電腦螢幕看到的差很多;誤以為電腦上看到的就是投影出來的樣子,是許多學生在製作簡報時常犯的錯。因此,要以投影機的角度去預想投影效果。
二、    必須有大綱。如同論文一樣,簡報的製作並非「筆隨意走」的,而是要有結構;以一個論文報告來說,結構應該是「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探討」、「研究方法」等等。你必須去規劃每個部份打算花多少時間講;例如,如果你的報告時間只有15分鐘,那麼「研究動機與目的」在兩分鐘內就該講完;畢竟你還有很多東西要講。我遇過不少研究生,明明只有15分鐘的報告時間,開場白就用掉了五分鐘。要避免這種欠缺規劃的報告形式。
三、    簡報和論文寫作一樣,報告者就像導遊帶著旅行團(聽眾)走在森林中;要讓聽眾一直知道他們正在簡報大綱中的那一段。例如,在報告一開始就先呈現大網,然後開始報告第一單元,等第一單元講完後,再呈現一次大綱,然後告訴聽眾你接下來要講第二單元了喔,以此類推。如此,聽眾不只見樹,也會一直見林。
四、    能用圖表呈現的,儘可能用圖表。圖表永遠比文字容易懂。
五、    用文字呈現時,句子中的重點或關鍵字,要用不同的顏色去標示出來。如此,聽眾可以很快的知道你想表達什麼。
六、    一張投影片中儘可能不要呈現太多文字。
七、    如果不得已,必須讓大量文字呈現在一張投影片時(我教統計常常必須如此),則可以用動畫的方式,讓訊息依序按滑鼠逐漸呈現,而不是一次同時全部呈現。如此聽眾比較不會淹沒在訊息中。
八、    投影片的美觀的確是重要的。但美觀指的並非漂亮的簡報背景(這件事相對上並不重要),美觀指的是「文字的排版和字體」。文字排版和字體大幅地決定了簡報看起來是否舒服;這一部份沒作到,簡報背景再華麗,質感仍然會非常差。
九、    簡報可以適度的活潑華麗,但是不能過頭。別忘了你是在作專業的學術報告,你的聽眾是專業的博士,過度的活潑華麗反而會帶來負面感受。
十、    報告前一定要先練習過,是真的要把空氣當聽眾,大聲的報告出來,不是在心裡頭默念。真的講出來,和只是看著簡報在心中預想非常不同。
十一、 練習時要計時,算好時間。控制好時間是簡報最基本的要求,連這一點都作不好,會帶來負面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