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非實徵研究的問題意識

 

最近顏志龍老師去師大公領所(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演講論文寫作(PS.這系的學生真的是認真又有禮)。在演講過程中,志龍照例會講到,量化研究要如何讓論文題目的問題意識變清晰(變項化),質化研究要如何讓論文題目的問題意識變清晰(志龍有發明一些可套用公式)。

下課時一位同學來問她的論文題目要如何才能更清晰?因為上面那兩招對她都沒用;她作的不是量化、也不是質化,而是文獻分析式的論文—不用發問卷、不用訪談,只要參照現有文獻作一些整理,然後作綜整論述的那種論文。

當下,志龍也沒有辦法回答得很好,因為沒想過文獻分析式論文的問題意識這件事。回來之後志龍用隱藏在他帥氣的容貌之下,那顆聰明的頭腦想了一下,整理出了一個重要原則(對,前面寫了那麼多,就是要舖陳「帥氣的容貌、聰明的頭腦」這一段)。在此分享給大家:

文獻分析式的論文,它的問題意識和題目中的「元素」多寡有關。這邊所謂的元素,可以是一個概念、一個情境脈絡、一個理論。例如:

兩岸關係之探討。(1個元素)

蔡英文執政下兩岸關係之探討 2個元素)

蔡英文執政下兩岸關係發展歷程之探討 3個元素)

蔡英文執政下兩岸關係發展歷程之探討—建構主義之觀點 4個元素)

由上而下可見,題目中的元素愈多,問題意識愈清晰。

但是這邊要注意,元素愈多問題意識愈清晰的前題是:元素本身必須是清晰的,而不是抽象或模糊不清的名詞。例如:

蔡英文執政下的兩岸關係動態之探討(3個元素,但包含了模糊不清的元素)

即使題目中包含的元素多,但當這些元素模糊不清時,對問題意識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會讓問題意識更不清晰。

所以如果你作的是文獻分析式的論文,而老師一直嫌你的問題意識不清晰,你應該要檢查一下(1)你的題目中包含了多少元素(2)這些元素本身是否夠清晰。

以上就是志龍用隱藏在他帥氣的容貌之下,那顆聰明的頭腦想出來的答案。

 

我要畢業!從產生題目到寫完論文

72折優惠碼:「BOOK72

基於課程宣傳,若有需要,顏志龍老師可去各大學演講論文寫作:

(1)   演講時間大約兩小時,從產生題目講到寫完論文。

(2)   原則上苗栗以北可親去。以南,則以線上演講為主。

意者請maildragon1943@gmail.com,給顏老師的助理(也就是他自己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