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6日 星期一

買房 vs. 租屋,今晚你選那一道?

    最近導師班要畢業了,我偶爾會跟學生談一些可能對他們未來人生有幫助的事。上週剛分享了「買房  vs. 租屋」的心得。那天剛好很多同學去畢旅,我想乾脆把它寫成文章,讓沒聽到的同學也能有機會理解這件事。純綷以居住來說,我是支持租屋的,尤其是在都會區。因此閱讀以下分析必須知道我是有立場的,未必能完全客觀持平。

你需要的是「使用權」或「擁有權」?
    該選擇租屋或是買房?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要釐清「使用權」和「擁有權」的問題。以居住來說,我們需要的是「使用權」,因此純就居住來說,租屋就能滿足所需了。但人類的天性就是想要「擁有」,因此雖然「擁有權」不見得是必要的,但卻很能滿足我們潛在的想要佔為己有的人性慾望。這或許也是為什麼置產成為一種根深蒂固執念的原因。無論如何,如果只是要住,「使用權」即已足夠,也就是說租屋就可以滿足所需;如果是要滿足更深層的慾望,或是為了投資理財及其它理由(將房子留給孩子、穩定地安置小三......),才需要藉由買房去獲得「擁有權」。
    以下我從三個角度談買房和租屋的利弊:
(一)你付出什麼、得到什麼?
(二)房子增值的意義。
(三)生活品質的比較。

(一)你付出什麼、得到什麼?
    有陷阱的觀念(1)「與其付錢給房東,最後什麼都沒有,不如買房子。」
    在「買房  vs. 租屋」的思辯中,有很多看似合理,其實在邏輯上有謬誤的說法。第一個常見的說法是:「與其付錢給房東,最後什麼都沒有,不如買房子。」這個說法在邏輯和數學上是有問題的。以一間1000萬的房子為例,我用591租屋網提供的工具計算(註1),買房者所需付出的代價是:

買房者:300萬頭期款、每月約37000貸款、付20 = 1200萬。

    而同樣要住在1000萬的房子裡,如果用租的,是不用頭期款的,每月房租大約是15000

租屋者:    0頭期款、每月約15000房租、付20 = 360萬。

    「與其付錢給房東,最後什麼都沒有,不如買房子。」這個說法暗示著「同樣的付出」,買房者最後有房子、租屋者什麼都沒有。但這是錯的,二者付出大不相同,二者付出的代價差非常多。買房者20年付出了1200萬,租屋者只付了360萬。
    因此,如果買房者和租屋者都拿出1200萬的話,買房者20年後擁有房子,但錢是0,;而租屋者20年後因為只花了租金360萬,所以他會剩下840萬。於是,這個比較的結論如下:
買房者:付出貸款 1200萬,存下0現金、獲得1間(超過20年屋齡的)房子。
租屋者:付出房租  360萬,存下840萬現金、獲得0間房子。

    「與其付錢給房東,最後什麼都沒有,不如買房子。」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以購買時市值1000萬的房子為例):「你可以選擇付錢給銀行,20年後擁有房子;或是付錢給房東,20年後存下840萬。」
     至於擁有一間房子或是840萬現金,何者你覺得更重要,就見仁見智了。

(二)房子增值的意義:
    有陷阱的觀念(2):買房,可以增加財富,是一種投資。
    一般來說,房子是會增值的,現在1000萬的房子,20年後不會是1000萬。假設房價持續漲,每年以3%增值計算,則20年後這房子會是1800萬。因此,(1)假設房價持續漲,(2)且房價漲的速度比你賺錢的速度快;那麼,早買應該比晚買划算。至於房價會不會持續漲?這不是我能預測的。但以下我就以如果房價持續漲來分析這件事。
    以簡單的數學來算,1000萬的房子在20年後變成1800萬,你賺了800萬,平均一年賺40萬,感覺超有成就感;但這是有陷阱的計算方式。因為這個計算的前題是:把房子賣掉換成現金;如此你才能拿到那800萬。而現實中的問題是:賣掉房子之後你要住那裡?買隔壁那間來住?不行,因為不是只有你家的房子漲了,隔壁那間也漲了,買隔壁那間你賺不到800萬。想要賺到這800萬價差,除非你願意降低生活品質、搬去比較差的房子,或是從都會搬去鄉下住。只要你還想住同樣等級、類似地區的房子,你就無法拿到這800萬價差;要賺這800萬,你必須賣屋搬家,改變自己的工作、家庭、社交圈、生活習慣;除非真的缺錢要還債、跑路,一般人不太會這樣做。因此,雖然20年來你的房子增值了800萬,但是你拿不到這800萬。除非你是投資客,買房的明確目的就是為了賺價差;否則,只要房子對你來說有居住的功能,房子的增值對你實際的人生來說意義不大,它是一種看了心情會不錯,但實質上沒有太大作用的抽象價值。(註2

(三)生活品質比較
    接下來我要談買房與租屋的生活品質比較;我還是以前面的1000萬的房子為例。剛才提到買1000萬的房子,每月要付三萬七的貸款。如果把這三萬七拿來租房子,可以過什麼樣的生活?每月三萬七的房租你大概可以住到3000萬以上的房子。租屋者住在3000萬的房子裡 vs. 買房者住在1000萬的房子裡,生活品質有多大的差別,應該不用我多作說明了。
    當然,一般人不會那麼瘋狂,大手筆花三萬七去租房子,這個例子應該很沒有說服力。所以我倒過來談:如果每月付兩萬五房租,這是在雙北應該不算離譜的房租,買房和租屋的人,可以各自過什麼樣的生活?兩萬五其實是我自己的目前房租,而我目前住的房子市值大概是1800萬,五十幾坪含車位、四房、飯店式管理、客廳有落地窗、眼前有開闊的景緻、旁邊有台北大學、週邊都是綠地等等;同樣用591系統我算了一下,如果我是買房子,每月付兩萬五的貸款,可以買到價值多少的房子?800萬;每月付兩萬五的房貸只能買到800萬的房子。在雙北800萬的房子如何、生活品質如何?我覺得不需要再多作說明了。因此,同樣每月付出兩萬五
租屋者:1800萬的生活品質。
買房者: 800萬的生活品質。
    其實,「同樣每月付出兩萬五」這個算法,還低估了上述的生活品質差距,因為這還沒算進買房者多付了頭期款(300萬)、還有裝潢費用等等。也就是租屋者手上會比買屋者多了三、四百萬的現金,這對生活品質有很大的影響。
    總之,你可以選擇住在買得起的800萬房子裡,或是租在買不起的1800萬的房子裡;二者生活品質大不相同。

其它優缺點:
    一開始我就提到,我是傾向支持租屋的。除了上述一些我覺得比較重大的理由之外,以下我談一些關於租屋的其它優缺點;而由於租屋和買房基本上算是蠻相對的,租屋的優點多半就是買房的缺點、買房的優點就是租屋的缺點;因此你也可以從買房的角度來解讀這些優缺點。

租屋的優點(也是買房的缺點):
1.       租屋沒有房子老化問題,可以一直住新房子。
2.       房子老化也不關你的事,你可以不必費心處理。有次颱風我發現氣密窗滲水、前一陣子我踩書房的木質地板聽到了不尋常的吱吱聲、昨天我開系統櫃時發現把手脫落了(這都不是我破壞的啦,是自然損耗),我都沒有什麼心理負擔,也不覺得一定得處理;畢竟這不是我自己的房子。相對來說,如果這是自己的房子,心情一定大不相同,我會覺得很痛,思考著要不要找人來處理,人生會因此多了很多煩惱和擔憂。
3.       「千金買房、萬金買鄰。」租屋不用擔心惡鄰居。以我之前租的房子為例,鄰居會在半夜時發酒瘋、又哭又叫,夫妻吵架會打到我家門口。如果那是我的房子,我真的會非常苦惱,但因為是租的房子,我甚至可以在租約未到時,就押金送給房東,直接搬家走人。

租屋的缺點(也是買房的優點):
1.       偶爾要搬家。但我覺得這代價不大,從開始整理到搬到定位過新生活,我個人的經驗是不會超過一週。此外,對我來說搬家還有附加「斷捨離」效果,可以趁機清掉很多不要的東西,人生會清爽很多。
2.       學區問題。這是很多人選擇買房的理由,由於我沒有當父母,不太確定租屋對學區有多大影響,無法多作評論。
3.       不能隨心所欲的佈置、裝潢自己的住所。但這一點我也覺得還好,佈置、裝潢只是一開始的新鮮感問題,就穩定居住來說,影響不大。

    最後,要一直堅定地租屋、不買房子,其實不容易;這必須非常理性才作得到。傳統那種「有土斯有財」的思維影響我們很巨大,我一直到幾年前都還是偶爾會有想買房子的念頭;雖然我明明知道那是不理性的。擁有一間房子的確可以帶來安全感。所以,如果要租屋過一生,必須能克服傳統思維及心理安全感的問題。如果有一天你動了想買房子的念頭,可以回頭看看這篇文章,也許你仍然覺得我講得有道理,也許你的閱歷讓你發現我這篇文章有些漏洞,於是更有信心地做出讓人生更幸福的決定。我在2016年為你們寫下這篇文章,銘傳心四甲,希望有一天你重看此文章時,人生很美好。

1591計算工具的利率預設值為2.5%
2:房子的增值對你來說沒有實質的價值,但對你的子女可能有。因為在你掛掉之後,他繼承一間1000萬的房子或1800萬的房子是有實質差異的;因此,如果你認為把房子留給子女是重要的事,那麼房子的增質是有意義的。

2016年2月18日 星期四

奴工

我為一個叫作Elsevier的機構服務。這機構的其中一個業務是將各方捐贈的物品,傳播給有需要的人。我常將自己的物品捐出來,我之所以捐贈這些物品,並不是因為它們是我不要的贅物;相反地,它們都是我很珍視喜愛的東西。我也擔任機構的義工,為它們篩檢無用的物品、分類眾多的捐贈物。多數和我一樣的義工大致上有兩種心態,一者作這些慈善工作可以為自己博得美名,再者我們心中也有著相同的信念:這是一個助人的工作,有其崇高性,不應該太計較個人得失。
有一天,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當我想把東西拿去捐贈時,機構的人說,我必須另外付費才能捐東西。
「什麼?我得付費才能捐東西?」
「是的,因為來自各方的捐贈實在太多,要處理這些捐贈物要花費不少時間、人力,所以我們決定由捐贈者自付這些處理費用。」負責人這麼說。
「可是.......」
「唉,這些錢不是為了我們,而是為了廣大的有需要的人,這也是為了讓更多人能享用到你的捐贈物啊。」旁邊另一工作人員看見我狐疑的眼神,趕緊幫腔地說道。
於是,我覺得不對勁了;經過一番仔細調查之後,我發現那些機構中的高層人員,個個坐擁毫宅、出入名車代步。他們真的沒有從我的捐贈和義工付出中,獲得好處嗎?
我在描述的,是博士奴工的故事。
我們把自己珍視的研究給了期刊,免費。
我們擔任期刊主編、審查人,免費。
學者們一直被灌輸了一種信念,學術不是營利,不該計較個人利益收取費用。但絕非如此,這裡面是龐大的利益。全球絕大部份的圖書館都得向出版商購買期刊和資料庫,而這些期刊資料庫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這是數以億美元計的利益。簡單來說,出版商對無數博士奴工灌下了學術高尚的迷湯,利用學者們完成了價值過億的商品,然後,所有利潤都進了出版商的口袋。到最後出版商甚至創造了一種制度 (Open Access),要求學者必須付費才能把研究投稿或刊登在他們的出版品上。
某種程度,你可以說出版商擁有一個重要平台;就像你想把商品放在7-11的架上,必須付上架費一樣,這沒什麼不合理。但學者和期刊之間的關係其實不同於此。第一,在7-11賣出一瓶可樂後,有一部份利潤會回到可樂供應商身上;商品是我提供的,賣出去後我當然要因此獲得適當的利潤,否則何必上架?但,當學者將研究刊登到期刊後,不論這研究被下載使用多少次,不論有多少圖書館買了這個研究,所有的錢都只會流向出版商,作者拿不到一毛錢。這就像飲料公司把可樂在7-11上架後,賣掉的錢全部歸7-11所有,飲料公司拿不到一毛錢。第二個不合理的點是,學者們不只負責提供研究,還擔任出版商的期刊主編和審查人,而這些工作是義務性質的,我們都覺得做這些工作不領錢理所當然;這如同飲料公司不只負責提供商品,還得幫7-11免費掃地拖地擦窗戶;「這都是為了讓更多人可以喝到你們公司的飲料啊。」簡而言之,學者們是商品供應者,也是整個期刊運作、審查的靈魂人物,我們造就了數以億計的利益,卻分文未取,所有的錢都進了出版商的口袋。
想通了這些事情之後,我像是一個本來熱衷慈善的虔誠教徒,突然發現,那些宣稱自己清貧渡日、茹素苦行的主教們,嘴裡正叨著油漬漬的雞腿。Sage, Elsevier......這些國際出版商人士的名車、豪宅裡,有我莫名奇妙的血汗。我應該繼續幫期刊審查嗎?
你可能覺得我在抱怨為什麼我沒分到錢。不是,我反對各種讓學術過度商業化的機制。而出版商和學者之間錯綜復雜的掛勾尤其令人厭惡。
ps.這裡面最值得思考的事,應該是,為什麼無數的聰明博士,最後卻淪為出版商的免費奴工,被他們驅使於股掌之間?那裡面有脆弱的人性。

2016年2月4日 星期四

造飛機還是造腳踏車?

一般來說造一台飛機要半年。
有一天,A公司突然說它們家造飛機只要3個月。這不得了,大量的訂單就此湧入,其它公司都因此被打掛了。沒多久B公司宣稱,它們造飛機只需要2個月,此舉再度席捲市場,B公司市值大增、股票大漲。又過沒多久,C公司也跳出來了;他的主管說它們家只需要1個月就可以造好一台飛機.......最後,市面上紛紛出現只要一個星期就能把飛機造好的公司,而且這種飛機被大量生產。所有的飛機公司都賺飽飽很高興,唯一的問題是,那些飛機從來沒飛過,因為大家都心知肚明,飛上去之後,會發生什麼事。
對學者來說,這是個嚴峻的時代。以前,兩、三年只發表一篇 SSCI 論文就可以呼風喚雨;現在一年發表一篇論文似乎還不夠;你一篇我就要有兩篇、你三篇我就要發表五篇。一年之中發表數篇論文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奇怪,我到底在寫什麼?學者們認真積極發表論文有什麼不對?問題就在於:我們在造的是飛機,不是腳踏車。心理學這種科學,絕不會是那種一年可以生產三、五篇論文的科學,而是三、五年才能生產一篇論文的科學。
「市面上紛紛出現一個星期就能把飛機造好的公司,而且這種飛機被大量生產。所有的飛機公司都賺飽飽很高興,唯一的問題是,那些飛機從來沒飛過,因為大家都心知肚明,飛上去之後,會發生什麼事。」
把期刊上不斷生產的論文,拿去實務界用看看,就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心理學,或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不同。是必須十年才能磨一劍的科學。
ps.造一台飛機要半年,只是比喻,我不知道要多久......不過我估計應該比心理學家生產論文的速度慢很多。

2016年1月30日 星期六

沒有最好的球

有個投手說,指叉球是這世界上最厲害的球,所以他只投指叉球,每一顆從手中脫奔而出的球都是指叉球。雖然他的指叉球真的投得很好,無人能及,但....最後的命運還是被打爆,黯然退場。

心理學門因為相信實驗法是最好的,也因為高級期刊幾乎只刊登實驗研究,所以心理學家認為什麼都可以被研究者操作 (manipulate);包含偏見、價值觀、依戀 (attachment) ,甚至是文化,都可以被操弄。管理學門認為克服共同方法變異(CMV)的研究才是最好的,也因為高級期刊幾乎只刊登這類型的研究,所以管理學者作研究時,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樣的測量是最適合。而是:至少要有一個變項不用自評,不管它適不適合。例如,即使要測的是自尊,為了配合 CMV 也只好用他評。

期刊的偏好像是棒球場上的主審,如果只有某一種球路會被判好球,那麼大多數的研究者都會被逼著去投那種球;而站在打擊區上的是真理之神,他銳利的雙眼緊盯著每一顆球,學者們騙得過主審,騙不過真理,下場就是被打爆。那些刊登在高級期刊上的研究,最後的命運就是從科學舞台上黯然退場。

質化、量化;實驗、調查;你可能只擅長一種球路,但你不能說它是唯一或最好的,它只是眾多球路的一種選擇。

2016年1月29日 星期五

為什麼台灣沒有推理文學

這兩天和一些對臺灣文學較有涉獵的舊友小聚。我明白了一些事。
我很喜歡看日本的推理小說,像是松本清張、東野圭吾、土屋隆夫,也對為什麼臺灣沒有這種等級的推理文學感到不解。日本推理文學之所以引人入勝,是因為小說中有濃濃的文化底蘊,所以我一直以為,我們寫不出這種小說,是因為臺灣不斷被殖民的歷史下,沒有形成鮮明而有厚度的文化。這次和朋友聊過我才明白,這個貧乏有一部分和出版社不太願意冒險有關。簡單來說,比起投資一個默默無名的臺灣新人,不如直接翻譯已經赫赫有名的東野圭吾和村上春樹,更能帶來好處。而這更進一步來說,和閱讀習慣有關,日本必然是有不少人在閱讀那些書,才能撐起日式的文學王國,並且孕育出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臺灣,賣得好的小說,只能是九把刀式的,以及 seven 架上的總裁系列言情小說。是臺灣人的閱讀習慣造成了這個結果。
以前我覺得小說只看一次,圖書館借就好。現在我覺得應該用買的,尤其是臺灣作家的書。如果你希望臺灣有自己的文學,就應該買臺灣作家的書;如果你希望臺灣女星更美艷,就應該買本土發行的寫真集....如果你希望臺灣學者更願意寫書,就應該在課堂上使用本土教科書....沒錯,我在說的就是《傻瓜也會寫論文》和《傻瓜也會跑統計》。
ps.寫完這篇文章沒多少,我買了一本台灣作家的推理小說。

Mturk式的實驗

最近讀期刊,發現愈來愈多學者開始使用Mturk來作實驗;Mturk是一種線上付費的平台,只要把實驗材料po上平台,用很低的成本,例如付給一個人0.5美元,就可以在短期內蒐集大量的實驗資料。
我不太確定用Mturk作調查研究有沒有問題,但用Mturk作「實驗」讓我覺得很怪異;過去老師們告誡我們實驗必須在控制嚴謹的環境下執行、以及現在我自己在課堂上教導學生內在效度有多重要,這些諄諄教悔突然都變得很諷剌;就像學校教我們不要闖紅燈,走在馬路上卻發現大家都在闖紅燈,而且新聞還大力誇讚闖紅燈的人真帶種!
我不能理解我的同行們怎能接受這類實驗刊登在指標期刊上?又如何能說服自己去相信這類實驗的結果?「實驗怎麼做出來的不重要,只要最後顯著就好。」或許以後我們應該這樣教學生。Mturk的便利,以及不管嚴不嚴謹,有資料就好的特性,對社會科學有強大的破壞性。
心理學一直是這樣。當我看到JPSP上刊登了大量的Mturk式的實驗時,就覺得這是一個沒有希望的科學。要求重視重覆驗證、要求公開資料、要求這個、要求那個,作這些枝枝葉葉的修剪都救不了這個學科,因為腐壞的地方是在根。就像在黑商橫行的世道,你對那些東西能吃、那些東西不能吃,總是感到無所適從;在這個時代,要如何判斷那些研究結果是可信的也不容易。
除了內在效度問題外,用Mturk作實驗還有另一種強大的破壞性。它讓研究者輕易地蒐到大量的樣本,然後可以從中刪除掉「不盡人意」的樣本,寫出完美的論文;你可以蒐集300個人,然後選擇性地報告其中100個人。這種操作模式,在傳統實驗的操作下是不容易作到的,因為傳統的實驗操作成本很高,每個樣本都得來不易,更遑論要蒐集數百人的實驗資料;現在就算蒐個500筆資料只呈現其中50筆的代價也很低。學者們應該沒這麼惡劣吧?嗯...應該是吧;對了,最近選舉到了,我想我們也應該相信政治家,他們是無私的,一切都是出自真心為了老百姓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