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傻瓜也會寫論文》《傻瓜也會跑統計》《給少年社會科學家》之補充資料#
那一天,顏志龍在幫在職班同學上課時,很驚訝地發現有人不知道什麼是反向題,以及為什麼要轉換—仔細想也蠻合理的;老師們總認為這件事太理所當然,並不會特別想到要去教這件事。因此我們就寫了這篇說明。
72折優惠碼:「BOOK72」 |
【什麼是反向題?】就是那些「程度愈高」,要「計分愈低」;或是反過來說,「程度愈低」,要「計分愈高」的題目。不懂沒關係,下面有範例說明。
【例如】我們想知道一個人幸福的程度,有兩個題目:
如果受試者的答案是像上面那樣,他應該得5+5=10分。很幸福。當我們發現《傻瓜也會寫論文》和《傻瓜也會跑統計》賣得很好時,就是這種感受。
但是,如果情況是像這樣:
此時這個人的幸福程度也是10嗎?顯然不太合理,這裡的第二題就是反向題了,「程度愈高」,要「計分愈低」,必須要作反向轉換;也就是 1=5, 2=4, 3=3, 4=2, 5=1。因此,上面例子中的第二題要計1分而不是5分。這個人的幸福感是5+1=6,不是5+5=10。
請特別注意,SPSS只看數字,不會判斷某一題的題意,所以你自己要作反向題轉換的動作。
以上就是反向題的意義。至於反向題轉換的操作,請參考《傻瓜也會跑統計I》單元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