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沒有算計的論文指導

最近,我有四組大學部論文完成口試了。 剛到銘傳任教時,我對「每個大學生都要寫論文」這種規範非常反彈,就像要讓不懂馬步的人打出太極拳一樣,教大學生寫論文很不容易。我對論文生性嚴謹,即使只是大學部的論文,我也都來來回回改過八、九遍以上。在教學、行政雜事繁多的情況下,每年指導大學部專題,是我生活中不小的負擔。
一年一年過去了;我慢慢可以體會,為什麼系上堅持要有這樣的制度。口試時,每每看到學生們一幅衣冠......楚楚的樣子,緊張卻故作鎮定地在台上報告、清澀卻勇氣十足地回應口委,以及口試結束後,難掩喜悅地在投影幕前拍照;我也會覺得欣慰而感動。 指導學生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花得時間多,但幾乎拿不到什麼實質好處。
指導學生時,有些學者會想一魚多吃,希望學生的研究成果將來能共同投稿發表,為自己增加一些業績。然而,能帶來好處的事,總會付出一些代價,就像古老的心理學理論所說的,當外在動機不斷被強化,內在動機就會逐漸削弱。如果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想著他長大後能為家裡賺進多少錢,父母大概很難從陪伴孩子的成長中感受到喜悅,也很難在孩子披上嫁衣那天獲得感動。

無論如何,有算計的論文指導能帶來績效;沒有算計的論文指導,能帶來感動。十一年來我指導了34篇論文,我有好多「感動」。對,我都快哭了。 「身為老師,沒有什麼比感受到學生的成長,更開心的了。」(暗殺教室,20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