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

坐在第一排

這是幾年前我父親過世時寫的文章;因為部落格幾經搬家而遺落。最近因為某些緣故,我重新上傳這篇文章。
==============
很多事情無法重來一次,留下了遺憾。於是我寫下這篇文章,希望能讓讀到的人少一些遺憾。

Yalom在他那本著名的《存在心理治療》裡用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來說明死亡的傳承。每個人坐在一排排的座位上,當前一排的人走了,我們就往前遞補,不論你現在在那一排,最後總會坐在第一排;如今我終於坐在第一排了。我的父親在臥病兩年多之後過世;如今我必須承擔處理後事的責任。雖然曾有祖父母過世的經驗,身邊也不乏有朋友處理過後事,但我從來沒有坐在第一排面對這種事。一切都非常陌生。

依照傳統習俗,我們是在父親仍有生命跡象時,把他接回家的。在安置好後之後,醫護人員逐一將他的管線拔除,然後全家人圍在他身邊等待那一刻的來臨。那個時刻非常奇怪,彷彿置身在電視或電影的劇情中。我太太在旁邊問我有沒有什麼話要對爸爸說,我搖搖頭,因為我的腦海一片空白,不知道該說什麼。「謝謝你扶養我們,讓我們平安長大、受好的教育;謝謝你為這個家的付出,你這一生辛苦了;我們會好好照顧媽媽,您可以安心的離開」其實我有很多話想說,但來不及了,我在認知窄化中渡過了父親的臨終時刻。雖然寧靜有著另一種安詳的氛圍,但如果能重來,我希望自己能在父親彌留時多說說話,讓他聽到自己的聲音和心情。

在確定沒有生命跡象後,救護車立即就將父親送到殯遺館;我的叔叔們立刻從桃園趕來。叔叔,也就是我父親的弟弟,對我們的整個處理過程有一些不諒解。

在決定把父親接回家時,父親還沒過世,但我們並沒有立刻通知叔叔,而是在父親過世了才通知他。就兄弟的立場而言,如果有機會在過世時陪在旁邊,卻沒有做到,是一輩子的遺憾,因此他不諒解也是很合理的。我事後思考為什麼我沒有及早通知叔叔?我發現那是因為我從自己的角度,而不是父親的角度,在思考事情。就我的角度來看,我和叔叔平日互動機會並不多,因此並不覺得他是我們真正的家人,於是在父親臨終前沒有想到該通知他;但如果從父親的角度來看,他的兄弟當然是他的家人;叔叔和他哥哥的關係,與我和我父親的關係是一樣緊密的,我應該要讓叔叔有最後陪伴兄長的機會。在處理後事時,很多事必須從往生者,而非在世者的角度去思考。

叔叔另一件不諒解的事,是他火速抵達後,父親大體已在冰櫃之中;據他們的說法,大體必須八小時後才能入冰。在處理後事時,由於很多事情不懂,只能交給專業,所以當醫護人員在父親離世時,立刻將他送至殯儀館,我也沒有多想。然而當叔叔提出這種質疑時,我才想到,完全相信專業也是有盲點的,這些從業人員,或許會圖自己方便行事,而沒有作出最合宜的處置。我們即使外行,但有些事似乎還是應該多想多問才對。而父親臥床已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我們家人其實早該討論他的後事,預作規劃。但是我們直到父親過世前一晚,才開始思考這些事情,一切都有些措手不及。

其實我覺得大體是否立即處理,和冰不冰無關;但多停一下,的確多了一些讓生者沈澱心情的時間,也多一點和死者相處的時間,於是哀傷的心情可以得到更多撫慰。我們在父親一過世,就急著投入處理後事;在忙祿中,很多情緒都來不及找到適當的出口。

在處理後事的整個過程中,會有很多人給你意見,從家中長輩到街坊鄰居,每個人都有他的一套說法。不必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也並不是每個人的意見你都要理會,最重要的當然是自己家人的意見了。我覺得有兄弟姐妹真的很好,不必一個人獨自承擔這個責任,我也對少子化下的年輕人感到擔憂,不知道他們以後要如何面對這樣的狀況。父親的過世,也首次讓我思考自己是不是要買生前契約,因為我沒有孩子,我和太太勢必有個人得承擔另一人的後事。

雖然有兄弟姐妹很好,但也難免會有意見不同的時候。我們家這種情形非常少,但我猜想有些人家可能會爭議不斷。大部分的事我都覺得不必堅持。我希望把父親的骨灰放在他的故鄉雲林,弟弟希望放在我們家蘇澳附近,聽到弟弟的意見之後,我就立刻同意了,我覺得沒什麼好堅持的。把喪事辦「完」比辦「好」重要。事實上不可能有所謂「好」這件事,既然沒有人知道死後的世界,自然就不可能有所謂的「好」,而沒有所謂的「好」,那又有什麼好堅持的呢?因此把喪事辦「完」比辦「好」重要。

以前我會跟學生說,論文反應了他的性格,你的個性優缺會展現在論文中。如今我體會到,喪事會使家庭中每個成員間的關係展露無遺,它深深地刻劃了家庭中的團體動力。在辦理喪事的過程中,會讓你對每個家人,以及你們之間的關係,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過程中,我們有一些不順利;我的車爆胎、弟弟從樓梯摔下來等等。這些事有人解讀成因為我們每天出入殯儀館而「帶煞」,但其實它們更反映了我們這段時間的狀態。在治喪過程中,我常常處於恍惚的狀態;有一次我去戶政事務所辦父親的除戶,騎機車回到家後,想把安全帽放進座墊下,結果發現我從頭到尾根本就沒有帶安全帽。處理後事的過程真的要注意安全,但並不是因為靈異考量,而是因為你的心智狀態和注意力,都和平時不同,在機率上的確比較容易發生意外。

父親的過逝,也讓我首次從喪家的角度,去體會別人對我們致哀時,會帶來什麼樣的感受。最討厭的是東說一些禮俗、西給一些建議的人,雖然他們也都是基於善意,但對喪家來說,這其實是很困擾的事,甚至可能造成喪家內的紛爭;這印證了心理諮商千古不變的法則給建議並不能帶來療效。其它致哀的一般詞,大約是「節哀順便」、「人生總是要走這到這一步的」、「這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解脫」、「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儘管說」等等的安慰詞。我發現最能帶給生者安慰的是這一句:「你們已經夠孝順了」。我父親臥病時我們兄弟付出了無數代價希望能讓父親過得好,因此當有人說出:「爸爸在世時,你們已經夠孝順了,沒有人是像你們這樣的,換作一般的兒女是作不到的。」,不論他講得是否誇張,我們值不值得這樣的讚美,我有一種被同理的感覺。因此最能撫慰喪家的,其實是對他們的讚美;除了說他們在生前作得夠多了,我相信讚美他們後事辦得很盡心盡力,也會帶來同樣的效果。或許這就有點像心理諮商講的無條件正向關懷 (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有些事未必要跟喪家說。之前提到,叔叔對我父親過逝後立刻入冰有意見,認為應該八小時後才能入冰。死後之事如何我其實未必相信,但面臨至親過世時,有些事還是會帶著寧可信其有的心情。所以當叔叔提出大體必須八小時後才能入冰的看法時,我心中覺得很難受,我們是不是作錯了什麼?是不是讓父親受苦了?然而這件事已無從彌補。於是我體會到,有些事若已無法彌補,不見得要在事後提出來讓家屬知道,畢竟只是徒增遺憾而已。「八小時」這件事叔叔說的時候只有我在,我一直沒有讓其他家人知道。

每天出入殯儀館,目睹送往迎來,有種看盡人間生死的感覺。有位少婦的丈夫英年早逝,她帶著約莫只有國小一、二年級的孩子來到家屬休息室,那小朋友天真瀾漫,常會跑過來看我打電腦、和我東聊西聊,非常活潑,感覺上他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有一天,他突然問我:「叔叔,我爸爸怎麼了?」我當場楞住,不知道該說什麼;接著然後他憂心仲仲的說:「我昨天夢到大家都死了,然後我變成了孤兒。」聽完這句話,我忍不住就有了淚水。

世界並不會因為任何一個人過逝而停止運轉。每個來致哀的人,一開始會談治喪的事,但很快就沒話聊了,於是大家談的還是生活中的事,而不是死者的事;這讓死亡這件事看起來更奇怪。儘管辦理後事,但日子還是要過、飯還是要吃,我坐在一間餐廳,看到隔桌和我年紀相彷的男子帶著老母親來用餐,這是我第一次真正體會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心情;我再也不可能帶我父親去吃頓飯了。很多後事的處理都一再提醒你親人永遠消失的事實,去把他的手機停掉、停止銀行存款的帳戶;去戶政單位辦理除戶時,戶政人員在他身份證右上方剪一個角,然後將證件作廢。這種心情,在闔棺的前一刻,達到最高峰;你知道這是最後一次看到他的容顏了。

當後事的處理告一段落時,我以為一切都結束了,但並沒有。離家前,我和母親坐在客廳,看著她鉛華洗盡的容顏,想到她將獨守空蕩的房子,我心裡頭覺得很難過;回台北的路上有很多悲傷。我坐在第一排,而坐在身旁的,是我的母親。

p.s.請不要回應此文章,我一切都好,也知道朋友們的關心。

2019年9月9日 星期一

用Google產生APA格式的方法



#本文為《傻瓜也會跑統計》/《傻瓜也會寫論文》之補充資料#

    之前我們曾經在《傻瓜也會跑統計》/《傻瓜也會寫論文》的粉專發佈過一篇文章:告訴讀者如何利用「citation machine」這個網站,自動產生參考文獻格式。這個網站之所以厲害,是因為你只要輸入某一篇論文的「篇名」,它就會自己去網路上搜尋其它資訊(如作者、年代、期、卷、出版社等),然後產生參考文獻的引用格式,包含APAMLAChicago等多種格式。
    其實Google學術搜尋引擎(Google Scholar)也有同樣的功能。當你在Google Scholar中輸入某一篇論文名稱時,會在論文下方看到「"」符號(見下圖),只要點它,就會看到Google Scholar提供了這篇論文的三種參考文獻格式(包含APA格式)。直接剪貼到論文中就可以了。

    不過要特別注意,根據小編實測的結果,這作法仍有一定的比例會出錯,也就是說Google Scholar提供給你的格式可能是錯的。相對之下,雖然citation machine也有可能出錯,但是它會警告你它的格式中可能少了什麼,而Google Scholar則只給予結果,沒有任何警告。
    所以比較起來,使用citation machine還是比較安全。當然,不論是利用Google Scholarcitation machine都只是九陰白骨爪,真要減少出錯,還是要練《九陰真經》 ~ 也就是好好讀那三百五十幾頁的APA格式中譯本.......這建議實在太不切實際了,那麼你至少要熟悉《九陰真經》之「應敵常用篇」 ~ 也就是《傻瓜也會寫論文》的附錄一,那只有11頁。


強大的Sci-Hub全文搜尋引擎


#本文為《傻瓜也會跑統計》/《傻瓜也會寫論文》之補充資料#

    寫論文的過程中有時需要下載期刊論文的全文。如果你是窮學校的學生,常常會遇到學校圖書館沒有全文的狀況;如果你是富學校的學生,這種情形比較少,但偶爾還是會遇上。
    有個叫Sci-Hub的平台,可以讓你免費下載期刊論文。根據維基百科所述,這個平台提供約62,000,000篇學術論文下載你沒看錯,是「六千兩百萬」篇。因此它非常強大,而且完全免費、免帳號,只要把你要的論文篇名輸入它的搜尋欄即可。Sci-Hub讓學術資源的分享達到一種:「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境界。
      Sci-Hub的由來,是一個小蝦米對抗大鯨魚、小學者對抗出版巨怪的故事(請自行搜尋Sci-Hub的維基)。也因此,Sci-Hub網站常常被出版商的駭客攻擊,以致於連結失效,常常換連結網址。但是這世上有個Sci-Hub的「即時可用連結」的網站。沒錯,就是有這樣的幕後英雄,為了正義伸出援手,根本是蝙蝠俠的管家阿福。
    請見以下連結,我今天點進去時,它的可用測試時間就是今天,非常即時。建議未來要下載全文時,可透過以下連結,通常保證可用。
https://tool.yovisun.com/scihub/

我該作質化論文還是量化論文?

  #本文為《傻瓜也會寫論文》∕《傻瓜也會跑統計》之補充資料#

「我該作質化論文還是量化論文?」這是研究生們常常在抉擇的問題。但是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提問。
    「質化」和「量化」這兩個詞之所以讓人困惑,是因為使用這兩個詞來描述不同派典的研究,是一種過度簡化的思維。就像你可以很天真的覺得這世上只有兩種人:好人和壞人,可是採用這種過度簡化的分類方式去看人,一定會在解釋事情時遭遇困難;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有很多面向,在這件事情上是個好人,但在另一件事情上卻是壞人。一般人口語中的量化  vs. 質化研究,也是一種過度簡化的分類,研究無法用量化、質化這麼簡單的方式去分類;真正的研究分類很複雜,限於篇幅本文無法在此多作討論。在此採用一種通俗(但不精確,而筆者自己也不贊成的)分類方式:量化=實徵後實徵研究,質化=詮釋行動研究,來寫這篇文章(註1)。在這前題下,簡單而精要地來說,質化和量化論文大約有以下不同:
1.你的研究目的是想找一個客觀的真實嗎?質化(不是)、量化(是)。
2.你在研究過程中,允許自己的主觀涉入嗎?質化(允許)、量化(不允許)。
        在理解了上面這兩個差異後,我們就可以接著討論:「我該作質化論文還是量化論文?」這個問題了。當學生對所謂質化、量化研究還不夠瞭解時,常常有一些美麗的誤解,會以為質化研究既然允許主觀涉入,所以比較簡單,可以自由發揮,愛怎麼寫就怎麼寫;這種想法多少有些過度的天真樂觀。質化研究絕對不是可以讓你愛怎麼寫就怎麼寫的論文,也不是那種你可以寫得很過癮的論文,事實上寫質化的論文是有一定程度痛苦的。純就難度來說,量化論文比較好寫;這有兩個原因,首先在結構上量化研究的操作通常有很明確的步驟可以依循,在論文寫作上也有很既定的格式;相對來說質化研究不論在研究的操作上,或論文的寫作上,它的結構都比較鬆散模糊,也就是你不太能依樣畫葫蘆地去完成論文。對經驗不足的學生來說,寫論文的過程中有一個清晰可依循的步驟,相比於處處缺乏明確的指引,何者比較簡單不言可喻。質化研究吸引人之處在於你不必完全依循既定的規範,但它的難處也在於你沒有既定的規範可依循;「成也彈性,敗也彈性」。就難度而言,量化研究的論文比較容易操作。
然而,量化論文固然比質化論文結構明確,它也有它的難處;這難處不用說,大家都知道,就是學生通常缺乏足夠的量化能力。但是這並非無法克服的,畢竟每年有幾萬個研究生都畢業了,這些騙到學位......啊,不是,是拿到學位的人,絕大多數量化能力都不太行,這表示沒有足夠的量化能力並不會成為取得學位的絕對阻礙。此外,除了量化能力外,有時量化研究還比質化研究多一個可能阻礙:如果研究結果不如預期(不顯著)怎麼辦?質化研究的目的通常不是為了驗證假設,因此怎麼作都有結果、什麼結果都能寫;但是大多數的量化研究都是為了檢驗假設,如果作到最後假設未獲支持,老師或是口委是可以接受的嗎?有時作量化論文的學生,會明確或隱暗地感受到老師希望研究結果支持假設,因而承受一些壓力(2)
好了,那麼「我該作質化論文還是量化論文呢」?初步來說,你應該考慮幾件事:
一、個人興趣和風格的問題;你是很能忍受模糊的人嗎?你能想像沒有客觀真實是什麼樣的狀況嗎?如果答案是「是」,質化研究是可以考慮的選擇;否則量化研究可能更適合你。
二、時間和資源問題:畢業時間早晚對你來說是重要的考慮嗎?通常完成量化論文所需的時間會比質化論文短(這只是平均經驗值;當然,個人的拼勁是可以彌補這個差異的)。
三、你指導教授的專長是什麼?絕對不要選擇和指導教授不同的派典;或是倒過來說,你應該找和你相同派典的老師當指導教授。
四、如果量化研究結果不如預期,你會因而承受壓力嗎?這件事可以事先探聽清楚。
最後,不論做質化或量化論文,你都要帶著前方有荊棘的心情出發。作質化論文會遇到的困難可能是,寫論文的過程中沒有清晰可依循的步驟,常常處在一種似似而非的模糊中;關於這一點,《傻瓜也會寫論文》中有兩個章節1112,提供了明確的書寫範例可以依循。作量化論文會遇到的困難多半是你沒足夠的量化能力;關於這一點,《傻瓜也會跑統計》可以給予你明確的指引,幫助你從統計分析一直到將分析結果寫成論文。沒錯,你選擇你想走的道路,披荊斬棘的麻煩事交給我們來。
什麼,你說我們根本就是在藉機打廣告?請問,你的這個結論是客觀的呢,還是帶有你的主觀判斷在裡面?這是根據量化而來的立論,還是根據質化而來的詮釋呢?
1:在本文中大部份的時候,使用質化、量化這兩個詞來區分兩類研究其實都是不精確的。例如有些質化研究是很具量化精神的(如紮根理論)。但是大部份的讀者可能習慣用這兩個詞去作分類,所以我們還是使用了這種不精確但通俗的陳述方式。2:「研究結果一定要支持假設。」是一種非常糟糕的觀念,這個觀念大大地破壞了社會科學的進展。「研究過程嚴不嚴謹遠比研究結果是否顯著來得重要。如果你在整個研究過程中作了努力,用嚴謹而科學的態度對待你的論文,那麼不論結果如何,這論文就是一本值得讓人大大讚許的論文,而你也就是一個值得令人尊重的研究者了。」(傻瓜也會寫論文,p.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