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關於畢業前的論文發表要求

 #本文為《傻瓜也會寫論文》《傻瓜也會跑統計》《給少年社會科學家》之補充資料# 


        有很多研究所,規定畢業前至少要完成一篇論文發表,有時學生對這要求有一些誤解。這篇文章幫大家澄清一些論文發表常有的誤解,希望讓你找到通往畢業的捷徑。

        首先得弄清楚,你的系所的要求是什麼(看看條文、問問老師或系祕書);根據不同的要求大概會有五種可能性,如下圖。

          粗略來說,投稿要求是由兩個大條件組成的:(1)「是否須要有審查制度」,以及,(2)「必須是期刊,或是研討會也算數」(再次提醒,一定要弄清楚你們系所的要求是什麼)。你可以把這件事想像成打怪,通常有三種等級的怪。

一、大幅超越你的等級的「菁英怪」(此為RPG專有名詞)。也就是「TSSCI等級以上」的期刊投稿。我們必須說這樣的規定對研究生來說真是太沒人性了;通常只有博士生會被如此要求,這……我們只能對你表示同情。

二、普通怪。通常會寫「具審查制度」的「期刊」(注意,是期刊,不是研討會)投稿。這就有很多彈性空間,因為同樣是「具審查制度」的期刊,有些比較難(例如學科領域中還算有名望的非TSSCI期刊),有些則相對簡單很多(例如各校辦的一些小學報)。為了畢業,你的目標當然是簡單的那些期刊,這問問你的指導教授應該很容易瞭解狀況。

三、小怪,就是上圖中的3,4,5,不用叫出魔法或召喚獸,用石頭丟就會死的怪。基上本是有投就會上,難度很低。

       這邊要特別澄清學生對投稿的一些誤解。學生常常把「期刊想得太簡單」,「研討會想得太難」。

一、把期刊想得太簡單:這邊指的並不是期刊標準很高之類的問題,而是時效的問題。期刊的審查通常非常費時,你知道從你投稿出去到審查人回應你,中間可能隔多少時間嗎?登楞!三個月很常見,半年也不意外。外行人可能會覺得:「怎麼可能花那麼多時間?」但現狀就是如此。在學生的想像中,會以為投稿出去,過幾天就會得到回應,如果順利幾個禮拜就會刊登。但其實花個一年、兩年來回審查才刊登(或最後被拒絕)是很常見的。而你急著要畢業,沒有那麼多時間和他耗啊;所以,如果有別的選擇,應該儘量不要以投稿期刊來完成畢業要求。

二、把研討會想得太難:研討會投稿比學生想像得簡單很多,原因是:

(1)研討會就像在辦喜宴,主辦方希望愈熱鬧愈好,而且多收一些禮金(研討會註冊費)也不賴,所以幾乎都是來者不拒;就算有審查制度,通常審查也只是走個形式,這和期刊審查的龜毛程度完全不是同一回事。不要把研討會審查想得太認真。

(2)至於「我的投稿題目和研討會主題不一樣,這樣可以嗎?」同學,重點不是研討會主題,而是研討會是誰辦的。例如,2020年台灣心理學會的主題是「新冠肺炎與心理健康」,你的主題不是作這個可以投稿嗎?當然可以,因為這是心理學會主辦的,只要你作的主題和心理學有關,或是沾得上邊(如管理學、社工、只要是社會科學),通常都不會拒絕。

(3)研討會的審查時效一定非常好。因為研討會是有舉行日期的,它一定要在那個日期之前決定是否接受你的稿件,所以你可以完全掌握投稿何時會有結果。相較於期刊投稿的不確定性(這是多數學者的痛),研討會投稿實在可愛很多。

不過如果你選擇研討會投稿,要注意兩件事:(1)有些研討會投搞只需要給摘要,有些則需要附全文。當然是儘量選擇只需摘要的。 (2)研討會有口頭發表和壁報論文兩種形式,口頭發表因為有場次、人數限制,所以的確有拒絕的機率;壁報論文通常是來者不拒(但仍需注意你們系所的有沒有規定一定要口頭發表)。

最後,「我論文還沒寫完,可以投稿嗎?」可以的,不論是量化或質化研究,分析結果出來後就可以投稿了,不一定要等論文寫完。有時甚至只是文獻回顧,沒實際蒐集資料,有些期刊和研討會也可能會接受投稿。

最最後,附上我們曾在粉專上發表過關於學位論文投稿的提醒,給大家參考。我們真是好人。

http://dragon1943.blogspot.com/2018/10/blog-post_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