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來自星星的論文

...你提出的這個論點完全是錯的,三天內把論文改完,重寫給我...」對學生交代完這句話之後,我步出了研討室,結束了這週的 Lab meeting。看看手機,時間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
走在漆黑的校園,突然,一道熊熊火光從天際快速劃過,幾秒後一團黑影從我面前「碰!」的一聲掉了下來。我靠近仔細一看,那似乎是一本書。詭異的是,它的書皮明明是黑色的,卻是一種在黑夜中看得清清楚楚的黑。我心中浮現出一種異樣的感覺。
我撿起了那本書,瞄了一下,那竟然是一本論文。「靠,我這輩子到底是要看多少論文啊?」儘管我心中如此咒罵,但是職業病使然,我還是忍不住讀了下去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釐清一個頗受爭議的問題:人類究竟是不是『萬物之靈』?
從很多行為觀察來看,人類和地球上的其牠動物的確有些不同。以筆者個人經驗為例,筆者養過倉鼠、免子和狗等地球生物。這些生物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牠們完全抗拒不了本能。例如:當食物出現時,幾乎所有動物都會非常急切的想把它吃掉或佔為己有,完全無法延宕滿足。然而人類和其牠動物不同,人類多數行為並不完全受到本能影響,相對於其牠動物,人類非常能夠抗拒本能。諸如此類的觀察,似乎支持人類是『萬物之靈』的說法。
然而,也有一些證據指出,人類和其牠動物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尤其在『成見』上。例如,最近在地球台灣地區有所謂的『服貿爭議』現象;筆者在一個稱之為 FB 的平台上觀察到;那些支持服貿和反對服貿的人類,各自瘋狂轉貼能夠迎合自己立場的文章,並且認為與自己立場一致就是對的,與自己立場不一致就是錯的。這顯示人類的智慧和自我控制能力其實並不比其牠動物好。
根據上述之觀察,筆者得出了一個結論:在地球上,低等動物抗拒不了本能,高等動物抗拒不了『成見』。沒錯,『成見』對人類而言,就像葵瓜子之於倉鼠、高麗菜之於兔子、排泄物之於狗,人類對『成見』幾乎完全沒有抵抗能力。

『成見』對人類歷史造成很大的影響。例如過去的十字軍東征,或是現在正在發生的『聖戰』(有一派人類稱之為『聖戰』、而另一派人類則稱之為『恐怖活動』);這類事件和『服貿爭議』相當類似,都有一個共同的本質,就是『只有我才是對的,和我的意見不一樣一定是錯的』的極端信念。人類總是以這樣的成見在看事情。如果以地球的衛星月球來比喻,有一派人總是只看到上弦月而堅持月球形狀應該是 U 字型,而另一派人總是只看到下弦月而堅持月球形狀應該是ㄇ字型。『成見』使兩派人都只看得見月球的某一種樣態,奇怪的是,兩派人都自認為自己看到了整顆月球。

綜而言之,人類究竟是不是『萬物之靈』呢?關於此一問題,筆者認為,與其說人類是『萬物之靈』,不如說他們是『冥頑不靈』更為恰當。至少,『服貿爭議』而言,人類被自己的『成見』所愚弄的程度遠遠超乎想像,可以說已經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讀到這邊,我想起了自己剛剛才跟學生說過的話:「...你提出的論點完全是錯的...」,我感到有些後悔。 
 我闔上了論文,看了一下封面:

《人類:一種充滿成見卻總是自以為客觀的生物--以地球台灣地區服貿爭議事件為例》
KMT184.05星球 地球生物研究所  
研究生:都敏俊
指導教授:都都好
宇宙曆 11425  13 
ps.我印象有點模糊了,不過在謝辭那一部份,我隱約記得有看到「千頌伊」三個字...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推論統計懶人包

本文的目的,是要讓你快速理解常用的推論統計。
包含 z 檢定、t檢定、相關、迴歸、卡方和變異數分析等等...
使讀者達到「懶人也會跑統計」的境界。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真的有這種東西,作者也就不用花四年時間唸博士了;因此不太可能存在「推論統計懶人包」這種東西。
於是,我發現:懶人是不可能學會推論統計的。

所有複雜的事情,都不太可能有所謂的懶人包。
或是換個角度想,你不能在讀過懶人包之後,就以為自己懂了某件事...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鬼影幢幢社科城

    如何定義一個優秀的學者?為什麼說這個學者比那個學者厲害?

 最世俗的定義就是他發表了多少論文。發表的論文愈多、刊登的期刊愈高級,一般表示這個學者愈有本事,雖然這是一種非常俗不可耐的定義。但是就像唐朝女人希望自己多長一些肉,現代女人希望自己骨瘦如柴,決定是否受歡迎的並不是客觀的美,而是人們主觀的共識。在學術中,儘管著作等身未必真的比較厲害,但學術界的一般共識就是論文發表愈多愈好、期刊等級愈高愈神。因此,努力投稿、想辦法讓自己的研究能被刊登出來,對多數學者來說是很重要的事。就像房屋仲介希望多賣幾間房子、保險業務員希望多賣幾份契約,論文的發表是學者重要的「業績」;它決定了別人對你的評價、可以領到多少獎金、能不能升等教授,甚至,能不能保住飯碗。

       有人投稿,就得有人審稿。如同許多中生代學者一樣,我常常受邀幫期刊審稿。審稿很像看鬼片,多數時候有點噁心且不忍卒睹。

 審稿真的非常痛苦;痛苦的原因是很多稿件的品質並不好。我覺得一篇研究只要「中規中矩」就是好的論文。然而,在我的審稿經驗中,符合「中規中矩」的稿件並不多。而這其中包含不少所謂 SSCI 的英文論文,以及一些企圖挑戰高級期刊的稿件。事實上,我很少審到品質好的稿件,反而審到爛論文是很平常的事。

 有時我很困惑。為什麼爛稿件的比例那麼高?難道投稿者自己不知道嗎?照理說有能力投稿的人研究素養不會太差,但為什麼大家出手的東西普遍品質那麼低呢?最近我才想通這個問題。而且這麼明顯的道理,我竟然到現在才明白!

這答案必須回到前面說的:「想辦法讓自己的研究能刊登出來,對多數學者來說是很重要的事。就像房屋仲介希望多賣幾間房子論文的發表是學者重要的業績 是的,我們太想要業績了。就算知道這是間漏水的爛屋子、甚至是鬧鬼的凶宅,我們也想要把它賣出去。很多時候,我們明明知道自己的研究很爛、研究結果並不可靠,但是只要覺得有機會刊登,就會試著拿去投稿。

這整件事情的癥結在於: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把某個研究投稿,並不是因為我們相信這研究說了某些真實的東西,而是因為這研究有機會被刊登。就像仲介並不是因為這房子好才拿出來賣,而是因為賣掉這房子有利可圖,一切都是為了業績。多數時候,學者投稿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藉由論文發表來揭示某個真理,而是藉由論文發表來拿到業績。學者們為了業績而硬把不可靠的研究投稿所造成的惡果,就是文獻中充斥著各種不可靠的知識。學術的規則是這樣的,只要研究被刊登,它就取得了一種合法的地位,人們會把它當作是真的,即使那只是投稿者為了業績而硬丟出去的爛研究。

 以前我寫了不少文章,去評論作假對科學的傷害。直到最近我才明白了另一件事,社會科學的發展受限於另一種和作假無關的問題:學者可能為了增加業績,去發表一些爛研究,這些被發表的爛研究取得合法地位之後,扭曲了我們對事實的看法。

如果作假的研究是不存在的海市蜃樓,那麼爛研究是真實存在的鬼屋。

 我覺得作社會科學實徵研究,就像一座城市的擘建者,你無法走遍每棟建築,只能依據別人提供的資料去作規劃。人們說這裡有美麗的華廈比鄰而立,但它們可能只是空洞虛假的樣版屋;人們說那邊座落著一個清幽雅緻社區,但或許裡面到處鬼影幢幢。於是,你藉由別人給你的資訊規畫了一個看似氣派宏偉的百年大鎮,卻發現它是個完全不能住人的荒涼死城。

 我曾經親手建造了不少死城。

 不論是有意或無意的作假,或是為什麼明知是爛研究仍要投稿,問題都是:我們想要業績的渴望,遠遠勝過想要揭示真理的熱情。

ps.你或許會覺得,在期刊嚴格的審查把關之下,爛研究怎麼會被刊登?會的,通常只要不要太離譜,要被刊登其實並不難,SSCI 期刊有一千八百多個,最後總會找到歸處。

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Email 格式

現在的大學老師,應該要教到什麼程度呢?

我覺得和學生用Email溝通是很容易生氣的事;有時我想不要理他們,讓他們自生自滅好了,但有時又想,萬一他們畢業後還是如此,被電得很慘怎麼辦?

現在的學生,我說的是多數學生,真的是多數學生,似乎連信該怎麼寫都不知道。

基本格式:(故名思義,真的很基本,沒多要求什麼)

================================================
OO(這是對方名字或稱謂):
      這裡是信的內容,就算理論上不需要內容,例如你只是寄個東西給人家,也要寫一些廢話,例如:「附檔是我的論文....。」

                              XXX(這是你的名字,客氣點的話加「敬上」)

======================================

p.s.以下隨便舉兩個例子,這只是最近兩封信。「現在的學生,我說的是多數學生,真的是多數學生,似乎連信該怎麼寫都不知道。」這兩位同學只是多數學生之二,剛好被掃到。請見諒。

------------------------------------------------------------------------------------------
有個學生把論文寄給我,只有一個信件標題「緒論部份」。Email 內文完全空白。
這相當於一字話都沒說,把東西丟你桌上。


另一個學生Email 內只有文字,完全沒有稱謂、也沒有署名。這相當一個蒙面人突然出現,然後說:「喂,東西給你」(其它族繁不及備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