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關於畢業前的論文發表要求

 #本文為《傻瓜也會寫論文》《傻瓜也會跑統計》《給少年社會科學家》之補充資料# 


        有很多研究所,規定畢業前至少要完成一篇論文發表,有時學生對這要求有一些誤解。這篇文章幫大家澄清一些論文發表常有的誤解,希望讓你找到通往畢業的捷徑。

        首先得弄清楚,你的系所的要求是什麼(看看條文、問問老師或系祕書);根據不同的要求大概會有五種可能性,如下圖。

          粗略來說,投稿要求是由兩個大條件組成的:(1)「是否須要有審查制度」,以及,(2)「必須是期刊,或是研討會也算數」(再次提醒,一定要弄清楚你們系所的要求是什麼)。你可以把這件事想像成打怪,通常有三種等級的怪。

一、大幅超越你的等級的「菁英怪」(此為RPG專有名詞)。也就是「TSSCI等級以上」的期刊投稿。我們必須說這樣的規定對研究生來說真是太沒人性了;通常只有博士生會被如此要求,這……我們只能對你表示同情。

二、普通怪。通常會寫「具審查制度」的「期刊」(注意,是期刊,不是研討會)投稿。這就有很多彈性空間,因為同樣是「具審查制度」的期刊,有些比較難(例如學科領域中還算有名望的非TSSCI期刊),有些則相對簡單很多(例如各校辦的一些小學報)。為了畢業,你的目標當然是簡單的那些期刊,這問問你的指導教授應該很容易瞭解狀況。

三、小怪,就是上圖中的3,4,5,不用叫出魔法或召喚獸,用石頭丟就會死的怪。基上本是有投就會上,難度很低。

       這邊要特別澄清學生對投稿的一些誤解。學生常常把「期刊想得太簡單」,「研討會想得太難」。

一、把期刊想得太簡單:這邊指的並不是期刊標準很高之類的問題,而是時效的問題。期刊的審查通常非常費時,你知道從你投稿出去到審查人回應你,中間可能隔多少時間嗎?登楞!三個月很常見,半年也不意外。外行人可能會覺得:「怎麼可能花那麼多時間?」但現狀就是如此。在學生的想像中,會以為投稿出去,過幾天就會得到回應,如果順利幾個禮拜就會刊登。但其實花個一年、兩年來回審查才刊登(或最後被拒絕)是很常見的。而你急著要畢業,沒有那麼多時間和他耗啊;所以,如果有別的選擇,應該儘量不要以投稿期刊來完成畢業要求。

二、把研討會想得太難:研討會投稿比學生想像得簡單很多,原因是:

(1)研討會就像在辦喜宴,主辦方希望愈熱鬧愈好,而且多收一些禮金(研討會註冊費)也不賴,所以幾乎都是來者不拒;就算有審查制度,通常審查也只是走個形式,這和期刊審查的龜毛程度完全不是同一回事。不要把研討會審查想得太認真。

(2)至於「我的投稿題目和研討會主題不一樣,這樣可以嗎?」同學,重點不是研討會主題,而是研討會是誰辦的。例如,2020年台灣心理學會的主題是「新冠肺炎與心理健康」,你的主題不是作這個可以投稿嗎?當然可以,因為這是心理學會主辦的,只要你作的主題和心理學有關,或是沾得上邊(如管理學、社工、只要是社會科學),通常都不會拒絕。

(3)研討會的審查時效一定非常好。因為研討會是有舉行日期的,它一定要在那個日期之前決定是否接受你的稿件,所以你可以完全掌握投稿何時會有結果。相較於期刊投稿的不確定性(這是多數學者的痛),研討會投稿實在可愛很多。

不過如果你選擇研討會投稿,要注意兩件事:(1)有些研討會投搞只需要給摘要,有些則需要附全文。當然是儘量選擇只需摘要的。 (2)研討會有口頭發表和壁報論文兩種形式,口頭發表因為有場次、人數限制,所以的確有拒絕的機率;壁報論文通常是來者不拒(但仍需注意你們系所的有沒有規定一定要口頭發表)。

最後,「我論文還沒寫完,可以投稿嗎?」可以的,不論是量化或質化研究,分析結果出來後就可以投稿了,不一定要等論文寫完。有時甚至只是文獻回顧,沒實際蒐集資料,有些期刊和研討會也可能會接受投稿。

最最後,附上我們曾在粉專上發表過關於學位論文投稿的提醒,給大家參考。我們真是好人。

http://dragon1943.blogspot.com/2018/10/blog-post_16.html

2020年9月9日 星期三

關於邀請口委

 #本文為《傻瓜也會寫論文》《傻瓜也會跑統計》《給少年社會科學家》之補充資料#

暑假到了,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老師在天天忙著口試。
暑假是很多學生論文口試的季節。但是這幾年本粉專小編志龍發現,有些學生因為很少用E-mail,寫信邀請口委時表達得不是很好,幫指導教授得罪了不少人……。因此,小編在自己的Lab還曾經示範過如何寫信邀請口委。在此也分享給讀者們。
-----------------
XX老師您好:
我是XX大學XX研究所的學生○○○,是△△△老師指導的學生。想詢問老師是否願意擔任我的論文口試委員。我的論文題目是「XXXXX」。
若蒙老師慨允,時間會是XXX,不知您是否方便(這邊可給概略時間,如「七月中旬」或是給多個時間讓老師選)。
煩請老師撥冗回覆,謝謝。
敬祝 教安
學生○○○敬上
---------------
用上面的範例來邀請口委,就可以跨出口試順利的第一步。總之,寫給口委的邀請信就像喜帖,重點不是帖子漂不漂亮、上面的新郎新娘照片有多夢幻,而是把事情說清楚:是誰要結婚?吃飯店還是流水席?現場會提供打包塑膠袋還是得自己帶?祝大家口試順利。

2020年9月3日 星期四

論文比對軟體有多厲害

   #本文為《傻瓜也會寫論文》∕《傻瓜也會跑統計》∕ 《給少年社會科學家》之補充資料#

前一陣子某位政治人物的碩士論文被指出,有96%的內容可能是抄襲的。這96%是怎麼來的?

請想像,指導教授把你的論文上傳到一個叫作 Turnitin 的比對神器。然後他會在螢幕上看到下圖的結果。他會看到:

(一)在左邊區域中,會以顏色標示出你論文中有哪些文字和別人是相同的。

(二)右邊區域會標示出,這些和別人的文字相同的部份,佔全論文的比例(在本例中是36%,在某政治人物的論文上是96%)。

(三)而且還會標示出論文中的每一段疑似抄襲文字出自於哪裡(例如30%是來自於某一篇文件、2%是來自於另一處...)。

(四)除此之外,它還附上那些原始文件的連結,只要點擊就會叫出疑似被抄襲的那篇原始文件,並用紅字標出你們彼此文字重疊的部份(這一部份我就沒有再截圖嚇大家了)。



本文寫於七月半,看到本文,對一些正在寫論文的學生來說,可能和看到好兄弟的驚嚇指數是差不多的。沒錯,論文比對軟體就是那麼厲害。

至於多少比例的文字相同,才叫作抄襲?這件事目前似乎並沒有明確的規範。無論如何還是應該要小心。不要任意剪貼別人的文字、注意適切的引用等等,都有助於避免抄襲問題。關於如何引用及避免抄襲,可請參考以下連結。

http://dragon1943.blogspot.com/2017/06/blog-post.html

《傻瓜也會寫論文》∕《傻瓜也會跑統計》∕ 《給少年社會科學家》......以及需要養家活口的兩位作者,關心您。



2020年3月26日 星期四

《李敖快意恩仇錄》

如果二十幾歲時有機會讀李敖,今天的我會不一樣。

李敖,書很好看,人很有爭議。說好聽一些是他不屑於人情世故;說難聽一些,則是他非常自我中心。他說:「想佩服人,我就照鏡子。」其自我中心由此可見。

我目前讀過幾本李敖的書:《北京法源寺》、《大江大海騙了你》、《獨白下的傳統》、《傳統下的獨白》、《快意恩仇錄》。李敖的書是好看的。《圍城》的作者錢鍾書不喜歡應付慕名而來的讀者,他說:「如果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又何必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但是李敖的書之所以好看,就是因為作者本身極有魅力。

李敖才氣縱橫,這才氣是好讀不倦的結果。據他自述,他14歲來台時已經有五百本藏書。一個14歲的少年竟有五百本藏書!從他自述的一些事情可以知道,他在很年輕時就已經有不凡的學識。例如他在《快意恩仇錄》寫道,在20歲父親過世時他堅持不按古禮,不肯燒紙錢、誦經,他的老師勸說:「你讀書明理,按古禮,不能這樣干吧?」李敖回答:「按古禮,按《易經》是『喪期無數』;按《墨子》是我母親要殉葬;按《禮記》是我父親不能火葬……今天我要真行古禮,更不得了了。」很難想像一個20歲的人能有這樣的學識、講出這樣的話。而他在喪禮上「橫眉冷對千夫指」也突顯出他不恤人言、特立獨行的性格。這件軼事,可以說是李敖一生的縮影。他的學識、舉止都非常人能及。

《快意恩仇錄》中李敖和那個時代文人的互動很精采。例如他寫了他和胡適、殷海光、錢思亮、余光中、梁實秋、柏楊、彭明敏等人之間的恩怨情仇。我對這些學人的八卦很感興趣,常讀得津津有味。讀《快意恩仇錄》很像在讀台灣學界的《三國演義》,你會看到一些很有魅力的人物,如諸葛亮、周瑜、司馬懿,活躍在書中,而且不時會有一些空城計、草船借箭之類的精采故事。不過這畢竟是《三國演義》而不是《三國志》。《快意恩仇錄》是以李敖一個風格非常直辣且自我中心的人的觀點去寫的,所以可以想見帶有強烈的個人視框。除了胡適和殷海光之外,書中幾乎所有人都被罵得很慘。他罵梁實秋「軟弱」、錢思亮「卑鄙」、余光中「勢利」、柏楊「小人」、彭明敏「墮落」。胡適曾評述李敖「喜歡借題發揮」,並且認為「作文章切莫要借題發揮」。但是李敖的書精采之處正是借題發揮,而且常常發揮得淋漓盡致。

無論如何,以八卦言、以故事性來說,我覺得《快意恩仇錄》讀來很有趣;而以想要理解發生了什麼事來說,這本書不可避免帶有李敖的個人偏見。不過由於李敖的史學底子深厚,他常常列舉一些文獻來佐證他的說法,因此許多事情在言過其實之餘也是事實。

李敖寫東西百無禁忌,他甚至毫不避緯地描寫自己生殖器的大小、他和數個女人作愛時的細節,而書中也多處出現像「雞巴」、「屌」這樣的字眼。這樣描述,或許會讓人以為《快意恩仇錄》是本低俗而亂七八糟的書,但並不是。他在書中的「宣淫記」一文,從一開始談「雞巴」,寫到她和一位人妻露骨地角色扮演行魚水之歡,進而帶出哲學中「真幻」的問題;然後他精要地論述老、莊、列、釋四家如何闡述真幻問題,並提出批判。最後他總結,如果以影子和實體來比喻真幻,「......似乎該是和英國喬治巴克萊主教那種『存在即知覺』的理論相反的發展,而是『知覺即存在』。當你知覺到影子在那兒並沒移走,影子就正存在那兒沒移走。」姑且不論能否讀懂這些論述,或是李敖講的是否正確,能從「雞巴」寫到「作愛」寫到「真幻」,最後還能引述諸家經典並批判作結論,這種寫作風格普天之下大概只有李敖一人,而其背後所蘊藏的深厚學養,應該也少有人能望其項背。

本文一開始我說:「如果二十幾歲時有機會讀李敖,今天的我會不一樣。」這是讀李敖之後的切身之感;原來真正有學問的人是這樣!不只是李敖,他書中所提到的很多人物都讓我作為一個學者感到慚愧。李敖的書帶給我很大的感觸是,這世上只有極少數人能作學問,而我不夠格,我這一生恐怕只能作一個欣賞別人學問的人。

《快意恩仇錄》算是一本自傳,李敖以時間軸的方式描寫了他從年少到年老一生的恩怨情仇。寫這書時他已六十五歲了。讀這本書時我常想,這樣一位才氣縱橫的人,回顧一生,他會滿意自己的人生嗎?他會不會覺得遺憾?的確,從「傳世」的角度來說,李敖可能沒能留下足以傳世的作品或偉大思想,這會讓人感覺李敖或許辜負了他的那不可一世的才華。《快意恩仇錄》的最後一章也可以看出李敖自己明白這件事,他說:我的一切努力,都隨著台灣微不足道而小化了。

「作為一個思想才情獨邁千古的人,我實在生不逢時,又生不逢地。嚴格來說,我根本不屬於這個時代,這個地方,就好像耶穌不屬於那個時代、那個地方一樣。」

這段話寫進我心崁裡,讓我為之動容。在這真理混濁的時代,在這微不足道的小島,縱然才如李敖似乎也無法如何。然而,我認為他在這受限的時空之下,已是燃燒極致、光芒萬丈了。我的才氣不及李敖的百分之一,沒有太多能燃燒的本事,甚至發不出微弱的螢螢之光;但《快意恩仇錄》中李敖對受限於時空的感嘆,總結了我四十歲迄今將近十年茫然的學術人生。

2020年3月22日 星期日

《道德經》的內涵、閱讀樂趣及五個譯注本之比較


我最近讀了五個不同作者寫的道德經譯注。
先談《道德經》在說什麼?雖然有些老生常談,但是不免俗地說一下,《道德經》並不是在談「道德」,它是因為分為上、下經,而上經的第一個字為「道」、下經的第一個字為「德」,因而稱之為《道德經》。此外,道經和德經,何者為上、何者為下又有不同的看法;道上德下是較為普及的版本。

道德經的內容說什麼?
粗略來說,《道德經》談三件事:
一、「道」是什麼由於這是一個非常形而上的概念,因此可以想知全書無法對這問題給出具體答案,最多只能形容「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有趣的是,老子在一開始就先為自己說不清而開脫了,《道德經》的開場:「道可道,非常道……」這相當於在說:我一開始先告訴你們「道是什麼」是說不清的,你們要再往下讀可別回頭怪我。這也像《葵花寶典》第一頁寫著:「欲練神功,引刀自宮。」你要往下練,不能怪作者。
二、為人處世之道守柔不爭。如「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三、治國之道清靜無為。如「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如果以學術性的用詞來說,上面三件事談的分別是宇宙論、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道德經》大致上就是反覆而交錯地在談這三個主題。

讀《道德經》的樂趣:
儘管《道德經》算是很硬底子的東西,但其實讀來頗有樂趣。讀《道德經》有三個樂趣:
一、它會帶來驚喜你會發現原來日常生活中很多時有所聞的成語金句,是出自《道德經》。例如,「天長地久」、「金玉滿堂」、「大器晚成」、「出生入死」、「抱怨以德」、「天網恢恢」、「老死不相往來」等等。甚至吳宗憲近期惹事的「不知足」,也可說是語出《道德經》第四十六章:「禍莫大於不知足。」
二、第二個樂趣是它的文字很優美,例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蔂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等等。
其中這最後兩句讀來可能有點拗口,但細細品味會覺得很深沈,是全經中我最喜歡的句子。據說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書房也掛著這兩句話;看來我雖然才智普通,但是也有大師品味。
三、第三個樂趣是它常常帶給人一種「反」邏輯的美感,例如:
「大道廢、有仁義」(是因為大道廢了,才產生了仁義這種東西,若大道在仁義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聖、智、仁、義,這些我們認為正向的事物,反而是不好的,要棄絕它們才能帶來好結果)
而其中我覺得最能代表這種逆向邏輯,而又帶有極大美感的,莫過於:「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非常有金庸形容玄鐵重劍的:「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味道。老子應該是能寫武俠小說的人。

讀《道德經》的難處
無論如何,《道德經》畢竟是硬底子的東西,讀起來仍有其辛苦之處,這辛苦並非來自於古文難解,而是因為它本身的結構混亂。相較於《金剛經》由梁昭明太子分為三十二品(類似三十二節),閱讀起來很流暢且易於形成一種系統性;《道德經》的分章則很糟。「有些章分得非常勉強,有些則根本分錯了。」(余培林,1998p.8)。事實上問題並不在於分章出了問題,而是《道德經》有不少前後不連貫的地方,常常會出現一些跳躍式的論述。例如本來在談道是什麼,突然毫無銜接地談起為人處事;這章在談君王該如何治國,下章又忽然談起道的內涵。這可能有三個原因:
一、因為年代久遠而錯簡即章節或是句子的順序有誤。這尤其可能發生在紙張未發明,用竹簡紀錄文字的時代。搬著搬著掉在地上,再撿起來順序就弄錯了這樣寫有點搞笑,但很實際。
二、後人在原版《道德經》上自己東加西補,使得《道德經》本身有些拼貼;都說老子五千餘言,但我猜真正原始版恐怕精簡許多。
三、作者(多半認為是老子,關於這一點也有爭議),本身的邏輯不太好,或是寫作時有我們不知道的脈絡(如戰亂、居無定所),使他東寫一點、西寫一點。
不過,儘管《道德經》讓人有拼貼補丁感,並不影響我個人對它的評價,這是一本實至名歸的思想鉅作,尤其它竟然寫於三千多年前。

老子是凡人、道德經是凡書
在閱讀不同作者對道德經之譯注時,我覺得不論古今,學者們對老子和《道德經》普遍都有「過度辯護」的傾向他們過度地從「老子講的都是對的」、「道德經不會有錯」的觀點思考,因而扭曲了本來可以更為清明的思想。
例如《道德經》有段經典之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話直觀上很負面,似乎在控訴天地之無情;但幾乎所有譯注者都駁斥這種負面看法。他們普遍認為這段話的正解是:「天地對萬物並沒有偏好,而是任其自然運作。」我也喜歡這種道法自然的詮釋,覺得很高明。但是喜歡這詮釋不表示這詮釋是正確的。「芻狗」是古代祭祀時用草作的狗,祀畢即棄。因此:「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確可以解釋為天地是無情的,對萬物利用後就拋棄;尤其它接著的下一句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在《道德經》中常被譯注為統治者;就老子處在一個諸侯征戰、生靈塗炭的時代來說,他認為統治者自私無情、不顧百姓,也是很合理的說法。因此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譯注為天地和統治者無情其實也算合理。但是學者們普遍避免這種負面說法而單方面地選擇正向的詮釋我覺得這是由於他們過度地持有「老子的智慧不會有錯」、「道德經不會是負面的」的偏見所致。
老子是凡人,當然可能有錯(我覺得他甚至可能是個邏輯不好的人);《道德經》有其大智慧,但不表示它所有論述都能符合人們對真善美的期待。看待老子和《道德經》無需像基督徒對待耶穌和《聖經》一樣。如同《道德經》第二章所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如果先入為主地把《道德經》視為為全然的美善,那麼它反而是不美善的。

附錄:五本《道德經》譯注之比較
我總共讀了五個不同作者寫的道德經譯注,包含:
王邦雄(2010)。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遠流。
余培林(1998)。生命的大智慧:老子。時報。
傅佩榮(2012)。老子解讀。立緒。
陳鼓應(2017)。老子今註今譯。台灣商印書館。
南懷瑾(1987)。老子他說(上)。老古文化
    其中前三本我有讀完,而後兩本我只讀了一部份,不過對它們的風格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余培林的《生命的大智慧:老子》是最淺顯易懂的,且在淺顯易懂下不失深度。尤其它的結構非常中規中矩,每章都區分為原文、譯意、解析、說明,四個區塊,很容易對照。我非常推荐《道德經》入門者讀這本書。
而相對來說,王邦雄的《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比余培林更有哲學味道。不過全書只有對經文的詮釋,並沒有對經文的直譯。這在閱讀時會造成一些問題,不容易對照出他的詮釋是忠於經文,或作者個人意見。它的可讀性也比較差。這和作者慣於使用一些模糊的陳述有關。例如:
……『天地不仁』、與『聖人不仁』……的『不』,都不是本質的否定,而是心知的化解;而心知的化解就在保存聖智、仁義本來的真實美好……」(p.95)。
這邊我就看不懂什麼叫作「心知的化解」,類似這樣的地方頗多。這種寫作風格很像某些社會科學的質性研究。質性研究本身並沒有不好,我認為它是有助於社會科學進展的,但當質性研究流於研究者的自說自話,在論文中時而濫用一些可能連寫作者自己都說不清而曖昧不明的辭藻時,對社會科學就是一種破壞。而王邦雄的書就帶給我這種感覺。我尤其不喜歡書中用「老君」(即太上老君)來稱呼老子。這種神格化的稱謂,將宗教和哲學混而為一,我覺得是治學時應該避免的。這讓我想到李敖說過:「上帝最後可以審判我,但在最後沒到以前,我要檢討一切,包括上帝先生在內。」
不論余培林或王邦雄,他們在譯注時都加入了不少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因此書中都有過多作者自己的詮釋,而在翻譯時也時而會超過《道德經》本身的文本。
相較於余、王,傅佩榮的《老子解讀》譯注則非常簡略。坦白說我覺得是有些騙錢。我年輕時讀過一些傅佩榮的書,對他頗有景仰。但他的這本《老子解讀》讓我非常失望,並不是寫得好不好的問題,而是寫得很敷衍。讀這本書不可能對《道德經》有所理解。
南懷瑾學問淵博,他的《老子他說(上)》比較像是藉《道德經》在講古,裡面講了不少歷史故事。但是就以想要深入理解《道德經》來說,我覺得並不是適合的讀本。就像你本來想吃蛋炒飯,結果端上來的卻是飯炒蛋飯只有一點點,整盤全是蛋。此書主客易位,這也是我之所以沒讀完的原因。
以學術言,陳鼓應的《老子今註今譯》,可能是眾書中較好的一本,書中對道德經各章各句援引了諸多古今注解,同時也對道德經因為時代久遠的可能錯簡作了提醒。但是此書不易研讀,原因在於注解雖多,但書中對這些注解的說明很簡要,對《道德經》不熟的讀者閱讀起來會很辛苦。不過此書在進入《道德經》的正文之前,有一個章節專論「老子哲學系統的形成與開展」,文中對「道」的意義作了系統性的分析,寫得非常精闢,非常值得讀。這本書我並沒有讀完,因為在這之前我已經讀完了余、王、傅三本,以理解《道德經》而不是要研究它,已算足夠,再讀陳鼓應時多少覺得大同小異,就沒有把它讀完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讀多個不同版本的譯注會發現學者們的譯注有時有頗大的落差。舉例來說: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這句話余培林從實然面來解,而王邦雄、傅佩榮則從應然面來解。余培林的解釋是:為學,知識欲望會不斷增加,為道,知識欲望會不斷減少(從為學、為道「實際上會造成什麼後果」來解釋),這和《道德經》中的「絕學無憂」思想有所對應;而王邦雄、傅佩榮的解釋是:為學,要在心知上求其增進,為道,在要心知上求其減損(從「應該如何」為學、為道來加以解釋)。類似這樣譯注不同之處不少。至於誰對誰錯?我覺得《道德經》成書年代久遠,已經很難說對錯了,無需執著。
總而言之,完全不考慮寫得太混的傅佩榮一書來說,
易讀性排序是:南、余、王、陳。
哲學性是:陳、王、余、南(剛好和易讀性相反)
而余培林的《生命的大智慧:老子》是我個人比較推荐的適中版。


2020年3月15日 星期日

錢鍾書的《圍城》

        初次知道錢鍾書,是唸博士時我的一位女教授曾說過:「此人極有才氣,如果和他生在同一時代,一定要嫁給她。」當時這評論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後來再聽到這名字,是在幾年前;楊絳—錢鍾書的妻子—過逝時媒體的報導中提到了他。再又接觸到這名字,則是想找書讀時看到錢鍾書的《圍城》名列在「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百強」的第五。於是就讀了這本書。
        《圍城》,這名字聽起來像是一本關於戰爭的小說,實則書名是引自法國的一句諺語:「婚姻像是圍城,在城外的想要進去,在城內的想要出來。」所以這其實是一本以男女情愛、婚姻為故事主體的小說。儘管主題如此,但由於錢鍾書是學界之人,因此書裡面處處包裏著對文人酸腐的反諷;但那是一種很溫和而不會帶給人不快的反諷。由於我也在學術界打滾,所以書中的一些反諷常常讓我覺得感同身受,不時帶來會心一笑。
        這小說寫於1947年,年代久遠,因此一開始讀時會有些不太能進入狀況,但進入狀況後就會覺得非常有趣,也能體會到之前教授說的:「此人極有才氣」的意思了。
錢鍾書寫作的一個特色是他非常擅用類比,而且每每類比得非常漂亮。例如他在形容留學這件事時說:
        「留了學也可以解脫這種自卑心理,並非為高深學問。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非出不可。小孩出過痧痘,就可以安全長大,以後碰見這兩種毛病,不怕傳染。我們出過洋,也算了了一椿心願,靈魂健全,見了博士碩士們這些微生蟲,有抵抗力來自衛。」我看了忍不住就笑了出來。
        類似這樣的類比和幽默在書中俯拾皆是。錢鍾書的類比並不是只有幽默搞笑式的,也有很多是深刻而切中的。例如他在談到兩人就算日久也未必能生情時說:
「長期認識並不會日積月累地成為戀愛,好比冬季每天的氣候罷;你沒法把今天的溫度加在昨天的上面,好等明天積成個和暧的春日。」
        我覺得這是一本一開始需要一點點等待,然後就會漸入佳境,愈讀愈有趣的小說。不過整本小說的大約前3/4是比較輕快精彩的,後1/4就沒那麼引人入勝。但是,如果能耐著性子讀完,全書的最後一段,真是神來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