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2日 星期日

《道德經》的內涵、閱讀樂趣及五個譯注本之比較


我最近讀了五個不同作者寫的道德經譯注。
先談《道德經》在說什麼?雖然有些老生常談,但是不免俗地說一下,《道德經》並不是在談「道德」,它是因為分為上、下經,而上經的第一個字為「道」、下經的第一個字為「德」,因而稱之為《道德經》。此外,道經和德經,何者為上、何者為下又有不同的看法;道上德下是較為普及的版本。

道德經的內容說什麼?
粗略來說,《道德經》談三件事:
一、「道」是什麼由於這是一個非常形而上的概念,因此可以想知全書無法對這問題給出具體答案,最多只能形容「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有趣的是,老子在一開始就先為自己說不清而開脫了,《道德經》的開場:「道可道,非常道……」這相當於在說:我一開始先告訴你們「道是什麼」是說不清的,你們要再往下讀可別回頭怪我。這也像《葵花寶典》第一頁寫著:「欲練神功,引刀自宮。」你要往下練,不能怪作者。
二、為人處世之道守柔不爭。如「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三、治國之道清靜無為。如「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如果以學術性的用詞來說,上面三件事談的分別是宇宙論、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道德經》大致上就是反覆而交錯地在談這三個主題。

讀《道德經》的樂趣:
儘管《道德經》算是很硬底子的東西,但其實讀來頗有樂趣。讀《道德經》有三個樂趣:
一、它會帶來驚喜你會發現原來日常生活中很多時有所聞的成語金句,是出自《道德經》。例如,「天長地久」、「金玉滿堂」、「大器晚成」、「出生入死」、「抱怨以德」、「天網恢恢」、「老死不相往來」等等。甚至吳宗憲近期惹事的「不知足」,也可說是語出《道德經》第四十六章:「禍莫大於不知足。」
二、第二個樂趣是它的文字很優美,例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蔂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等等。
其中這最後兩句讀來可能有點拗口,但細細品味會覺得很深沈,是全經中我最喜歡的句子。據說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書房也掛著這兩句話;看來我雖然才智普通,但是也有大師品味。
三、第三個樂趣是它常常帶給人一種「反」邏輯的美感,例如:
「大道廢、有仁義」(是因為大道廢了,才產生了仁義這種東西,若大道在仁義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聖、智、仁、義,這些我們認為正向的事物,反而是不好的,要棄絕它們才能帶來好結果)
而其中我覺得最能代表這種逆向邏輯,而又帶有極大美感的,莫過於:「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非常有金庸形容玄鐵重劍的:「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味道。老子應該是能寫武俠小說的人。

讀《道德經》的難處
無論如何,《道德經》畢竟是硬底子的東西,讀起來仍有其辛苦之處,這辛苦並非來自於古文難解,而是因為它本身的結構混亂。相較於《金剛經》由梁昭明太子分為三十二品(類似三十二節),閱讀起來很流暢且易於形成一種系統性;《道德經》的分章則很糟。「有些章分得非常勉強,有些則根本分錯了。」(余培林,1998p.8)。事實上問題並不在於分章出了問題,而是《道德經》有不少前後不連貫的地方,常常會出現一些跳躍式的論述。例如本來在談道是什麼,突然毫無銜接地談起為人處事;這章在談君王該如何治國,下章又忽然談起道的內涵。這可能有三個原因:
一、因為年代久遠而錯簡即章節或是句子的順序有誤。這尤其可能發生在紙張未發明,用竹簡紀錄文字的時代。搬著搬著掉在地上,再撿起來順序就弄錯了這樣寫有點搞笑,但很實際。
二、後人在原版《道德經》上自己東加西補,使得《道德經》本身有些拼貼;都說老子五千餘言,但我猜真正原始版恐怕精簡許多。
三、作者(多半認為是老子,關於這一點也有爭議),本身的邏輯不太好,或是寫作時有我們不知道的脈絡(如戰亂、居無定所),使他東寫一點、西寫一點。
不過,儘管《道德經》讓人有拼貼補丁感,並不影響我個人對它的評價,這是一本實至名歸的思想鉅作,尤其它竟然寫於三千多年前。

老子是凡人、道德經是凡書
在閱讀不同作者對道德經之譯注時,我覺得不論古今,學者們對老子和《道德經》普遍都有「過度辯護」的傾向他們過度地從「老子講的都是對的」、「道德經不會有錯」的觀點思考,因而扭曲了本來可以更為清明的思想。
例如《道德經》有段經典之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話直觀上很負面,似乎在控訴天地之無情;但幾乎所有譯注者都駁斥這種負面看法。他們普遍認為這段話的正解是:「天地對萬物並沒有偏好,而是任其自然運作。」我也喜歡這種道法自然的詮釋,覺得很高明。但是喜歡這詮釋不表示這詮釋是正確的。「芻狗」是古代祭祀時用草作的狗,祀畢即棄。因此:「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確可以解釋為天地是無情的,對萬物利用後就拋棄;尤其它接著的下一句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在《道德經》中常被譯注為統治者;就老子處在一個諸侯征戰、生靈塗炭的時代來說,他認為統治者自私無情、不顧百姓,也是很合理的說法。因此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譯注為天地和統治者無情其實也算合理。但是學者們普遍避免這種負面說法而單方面地選擇正向的詮釋我覺得這是由於他們過度地持有「老子的智慧不會有錯」、「道德經不會是負面的」的偏見所致。
老子是凡人,當然可能有錯(我覺得他甚至可能是個邏輯不好的人);《道德經》有其大智慧,但不表示它所有論述都能符合人們對真善美的期待。看待老子和《道德經》無需像基督徒對待耶穌和《聖經》一樣。如同《道德經》第二章所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如果先入為主地把《道德經》視為為全然的美善,那麼它反而是不美善的。

附錄:五本《道德經》譯注之比較
我總共讀了五個不同作者寫的道德經譯注,包含:
王邦雄(2010)。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遠流。
余培林(1998)。生命的大智慧:老子。時報。
傅佩榮(2012)。老子解讀。立緒。
陳鼓應(2017)。老子今註今譯。台灣商印書館。
南懷瑾(1987)。老子他說(上)。老古文化
    其中前三本我有讀完,而後兩本我只讀了一部份,不過對它們的風格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余培林的《生命的大智慧:老子》是最淺顯易懂的,且在淺顯易懂下不失深度。尤其它的結構非常中規中矩,每章都區分為原文、譯意、解析、說明,四個區塊,很容易對照。我非常推荐《道德經》入門者讀這本書。
而相對來說,王邦雄的《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比余培林更有哲學味道。不過全書只有對經文的詮釋,並沒有對經文的直譯。這在閱讀時會造成一些問題,不容易對照出他的詮釋是忠於經文,或作者個人意見。它的可讀性也比較差。這和作者慣於使用一些模糊的陳述有關。例如:
……『天地不仁』、與『聖人不仁』……的『不』,都不是本質的否定,而是心知的化解;而心知的化解就在保存聖智、仁義本來的真實美好……」(p.95)。
這邊我就看不懂什麼叫作「心知的化解」,類似這樣的地方頗多。這種寫作風格很像某些社會科學的質性研究。質性研究本身並沒有不好,我認為它是有助於社會科學進展的,但當質性研究流於研究者的自說自話,在論文中時而濫用一些可能連寫作者自己都說不清而曖昧不明的辭藻時,對社會科學就是一種破壞。而王邦雄的書就帶給我這種感覺。我尤其不喜歡書中用「老君」(即太上老君)來稱呼老子。這種神格化的稱謂,將宗教和哲學混而為一,我覺得是治學時應該避免的。這讓我想到李敖說過:「上帝最後可以審判我,但在最後沒到以前,我要檢討一切,包括上帝先生在內。」
不論余培林或王邦雄,他們在譯注時都加入了不少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因此書中都有過多作者自己的詮釋,而在翻譯時也時而會超過《道德經》本身的文本。
相較於余、王,傅佩榮的《老子解讀》譯注則非常簡略。坦白說我覺得是有些騙錢。我年輕時讀過一些傅佩榮的書,對他頗有景仰。但他的這本《老子解讀》讓我非常失望,並不是寫得好不好的問題,而是寫得很敷衍。讀這本書不可能對《道德經》有所理解。
南懷瑾學問淵博,他的《老子他說(上)》比較像是藉《道德經》在講古,裡面講了不少歷史故事。但是就以想要深入理解《道德經》來說,我覺得並不是適合的讀本。就像你本來想吃蛋炒飯,結果端上來的卻是飯炒蛋飯只有一點點,整盤全是蛋。此書主客易位,這也是我之所以沒讀完的原因。
以學術言,陳鼓應的《老子今註今譯》,可能是眾書中較好的一本,書中對道德經各章各句援引了諸多古今注解,同時也對道德經因為時代久遠的可能錯簡作了提醒。但是此書不易研讀,原因在於注解雖多,但書中對這些注解的說明很簡要,對《道德經》不熟的讀者閱讀起來會很辛苦。不過此書在進入《道德經》的正文之前,有一個章節專論「老子哲學系統的形成與開展」,文中對「道」的意義作了系統性的分析,寫得非常精闢,非常值得讀。這本書我並沒有讀完,因為在這之前我已經讀完了余、王、傅三本,以理解《道德經》而不是要研究它,已算足夠,再讀陳鼓應時多少覺得大同小異,就沒有把它讀完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讀多個不同版本的譯注會發現學者們的譯注有時有頗大的落差。舉例來說: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這句話余培林從實然面來解,而王邦雄、傅佩榮則從應然面來解。余培林的解釋是:為學,知識欲望會不斷增加,為道,知識欲望會不斷減少(從為學、為道「實際上會造成什麼後果」來解釋),這和《道德經》中的「絕學無憂」思想有所對應;而王邦雄、傅佩榮的解釋是:為學,要在心知上求其增進,為道,在要心知上求其減損(從「應該如何」為學、為道來加以解釋)。類似這樣譯注不同之處不少。至於誰對誰錯?我覺得《道德經》成書年代久遠,已經很難說對錯了,無需執著。
總而言之,完全不考慮寫得太混的傅佩榮一書來說,
易讀性排序是:南、余、王、陳。
哲學性是:陳、王、余、南(剛好和易讀性相反)
而余培林的《生命的大智慧:老子》是我個人比較推荐的適中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